曹西服德旺:左手財富,右手慈善
  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他個人在慈善事業上的捐款已達50億元。有人稱其為“慈善大王”,也有人說他是真正的首善。對曹德旺而言,做企業積累財富,再將財富轉換做慈善事業,猶如其左右手一樣“不可京站美食分割”
  文|《小康》記msata者 曹偉
  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在慈善領域的貢獻,或許迄今為止汽車借款,很少有人能出其右。
  中國慈善榜上,曹德旺一直是公眾認可的“首善”人物。他的捐贈有兩點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是金額巨大;第二是私人捐贈,尤其是其攜長子曹暉以個人名義向玉樹地震系統傢俱災區捐贈1億元,開創了中國慈善史上款項最多的個人捐款,被譽為中國慈善“個人第一捐”。
  做企業積累財富,再將財富轉換做慈善事業,對曹德旺來說猶如左右手一樣“不可分割”。
  中國的希望在於中國人自己的覺悟
  2011年,已經是世界汽車玻璃最大供應商的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做出一項決定,這對曹德旺本人甚至中國慈善事業都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當年5月5日,由他發起的“河仁慈善基金會”在北京成立。曹德旺將曹氏家族持有的3億股福耀集團的股份捐贈給該基金會,過戶當天,價值人民幣35.49億元。
  這是中國第一家以捐贈股票形式支持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基金會,為中國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會,並開創了中國基金會資金註入方式、運作模式和管理規則等多個第一。
  河仁基金會中的“河仁”二字出自曹德旺父親曹河仁之名,它們不僅昭示了曹德旺與父親之間的情感聯繫,也揭示出曹德旺所推崇的經商、為善境界。
  曹家幾代經商,曹的曾祖父曾富極一時。而到了他爺爺一輩,逐漸破落。後來,曹德旺的父親和舅公又重新將事業做起來,曹的父親曹河仁曾是上海永安百貨的股東之一。因時局動蕩,舉家遷回老家福建。因運輸家產的船沉沒,曹家瞬間一貧如洗。
  父親對他說過的一句話至今令曹德旺記憶深刻。
  “我爸跟我講,如果發現在你家門口躺著一個人,第一件事情要把他扶起來,問他要不要喝水,有病要送到醫院去,這是做人起碼的道理和準則,要學會同情、理解人家。”曹德旺對媒體說。
  也許這也造就了曹德旺最早的慈善觀。其實,早在創業伊始,曹德旺就已經開始做慈善。
  近三十年來,曹德旺專心在汽車玻璃領域發展,沒有涉及過任何其他領域。而自己曾經吃苦的經歷,在曹德旺對孩子的培養過程中也留下很深的烙印。如今已經接班的大兒子曹暉,自十多年前進入福耀集團,便從底層的車間做起,與工人同吃同住。
  如曹德旺給予兒子曹暉的培養一樣,父親給予曹德旺的記憶也很多。
  “飯可少吃,衣可簡穿,書還是要讀。”當年即便家境落魄,受過教育的父母仍想盡辦法要讓幼年時的曹德旺多讀點書。9歲時他走進了學堂,念到14歲,因為家境太艱難不得不輟學回家放牛。但是當時,一有空他就撿起哥哥的舊課本,邊放牛邊津津有味地讀上幾頁。
  成年後為了謀生,曹德旺種過白木耳,當過水庫工地炊事員、修理員、知青連農技員,還倒過果樹苗。早年的這些苦難,讓曹德旺過早地體會到了人世間的冷暖,也磨礪出他越發堅韌的性格。他堅信,靠勤勞的雙手能改變命運,他要讓全家人“把日子過得好一點”。
  福耀玻璃的前身是創辦於1976年的福建福清市高山鎮的一家鄉鎮企業——高山異形玻璃廠。1983年4月,曹德旺承包了這家年年虧損的鄉鎮小廠。
  剛開始,玻璃廠專門生產水錶玻璃。很快,曹德旺發現,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口汽車大量涌入中國,而國內眾多低等級公路讓汽車玻璃的損壞率居高不下。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在國內的汽車維修市場,汽車玻璃基本依賴進口,從日本進口的汽車玻璃一塊就高達幾千元,然而其成本僅僅一兩百元。耿直倔強的曹德旺不服氣,“中國難道只能依賴進口,被迫接受這種不公平嗎?”他義憤難平,“中國人應該有一塊自己的汽車玻璃。”
  1985年,曹德旺轉戰汽車維修玻璃。為了突破日本公司的技術壁壘,他勒緊褲腰帶,從芬蘭引進了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從全國各地搜羅技術人才,經歷了無數次失敗考驗,終於研製出汽車專用玻璃。此款玻璃剛剛投產,市場便供不應求。曹德旺也因此賺到人生第一桶金70萬元。
  1987年,曹德旺聯合11個股東集資627萬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爾後,福耀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到90年代初,中國市場上的日本玻璃已銷聲匿跡。
  曹德旺就這樣以閃電般的速度,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福耀在國內市場快速攻城略地,經記者一報,立馬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和福建省高層津津樂道的話題,曹德旺一夜之間成了福建的寶貝和驕傲。1991年,中國試水股票市場,福建省僅有一個發行股票的公司名額,政府毫不猶豫地給了曹德旺。
  90年代初,曹德旺揮師美國,進軍這塊最大的海外市場。
  1996年,國際汽車玻璃龍頭企業法國聖戈班投資1530萬美元,福耀投資1470萬美元,雙方合資成立萬達汽車玻璃有限公司。3年的合作,讓曹德旺受益匪淺,福耀的員工直接到法國聖戈班的生產一線接受再培訓,在生產流程、設計思路、工藝路線上讓福耀的員工見識了先進的藍本,還領略了聖戈班具有國際水準的管理模式和一些可取的理財理念,學會了怎樣做一個典範的汽車玻璃供應商。
  1999年,因雙方經營原則不同,曹德旺用4000萬美元買斷聖戈班在福耀的所有股份,以此為條件與聖戈班約法三章,聖戈班在2004年7月1日前不得再進入中國市場,此舉為福耀在5年內排除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贏得發展的時空。
  曹德旺的果敢和對福耀事業的忠誠也贏得了國際同行的尊敬。重新由曹德旺掌控的福耀,堅持每年投入巨額研發費用,此舉也贏得了全球八大汽車廠商的尊敬。
  “如果每個行業都有人執著地把自己的事業與國家聯繫起來,而執著於這項事業的人,不但能夠成為自己這個行業的領袖,為自己與社會創造財富,而且有機會躋身於世界這個大舞臺,為世界創造價值和財富。”曹德旺說。
  曹式慈善:親力親為
  隨著企業的日益壯大和財富的積累,曹德旺的捐款清單不斷延長,數額也越來越大。截止到目前,曹德旺公益捐贈總額已接近60億元人民幣,捐助範圍涉及救災、扶貧、助學、幫困、傳承傳統文化等各方面。
  眾所周知,與眾多的慈善家不同,曹德旺對自己的捐贈很多都會細細追究,甚至親力親為。
  他曾出資修道路、建學校、蓋公園、建圖書館等,很多工程從買材料、設計、施工,他都會細細過問。做得多了,曹德旺對工程造價、圖紙設計等,如同開發商一般爛熟於心。
  2010年月5月,曹德旺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向西南五省份十萬貧困家庭捐贈善款2億元。談起這筆捐款,曹德旺動情地說:“西南地區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老百姓生活苦得很。我年輕的時候吃過很多苦,知道那種滋味。對於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民來說,2000元錢可以說是他們的希望。”
  因為年輕時吃過苦,曹德旺對每一分錢都精打細算。用他的話說:“該花一萬花一萬,該省一分省一分。”在他看來,要確保捐出去的每一分錢都發到應該收到錢的人手中,而不是被“雁過拔毛,層層攔截”。
  在捐款協議中,曹德旺的條件十分“苛刻”:扶貧基金會應在半年內將2億元善款發放到10萬農戶手中,且差錯率不超過1%,基金會違約將賠償。管理費則不超過善款的3%,而“行規”一般為10%。為了保證善款發到每一個應該收到錢的人手中,曹德旺成立了專門的監督委員會,並請新聞媒體全程監督,要求基金會每10天向他遞交項目進展詳細報告。如此苛刻的條件,無疑是對現行捐款體制的一次挑戰,這也開創了中國捐贈者對公益捐款問責的先河。
  在曹德旺看來,慈善遠遠不是大把的捐款,慈善更是一種人生的態度。真正的慈善,應該是讓自己活得更好,讓家人活得更好,讓員工活得更好,讓社會獲得更多的回報,讓需要救助的人得到救助。
  正如他所言:做慈善,關鍵不在於砸多少錢,而是切實瞭解別人的需求,因為每一個困難的人不一定都缺錢,有的缺關心,有的缺理解,有的缺辦法,所以務實更重要。
  “財富要用於最需要幫助的人。而慈善就是財富的另一種分配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彌補按勞分配、按資產分配和政府轉移分配的不足,對社會財富分配進行誘導式調節。”這便是曹德旺對於財富的態度。
  致敬辭
  祼捐、苛捐、首善,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他個人在慈善事業上的捐款已達50億元。他是曹德旺。他成立國內首家以股份運作的慈善基金會,投資大學培養慈善救助人才,是一個真正把慈善當作事業來做的企業家。
  聲音
  “人要講奉獻精神,學而優則仕,仕不是指當官,而是講奉獻。你們都認為我這是高調,我是真的這麼認為,你把這些話都記下來,等到我九十多歲的時候來核對,看我是不是這麼做的。”
  “做慈善不是富人的專利。做慈善要量力而行,我捐幾十個億,和你們拿工資的人捐幾千塊是一樣的,因為你已經儘力了。即便沒有錢,你還可能給人以笑容,展示你的同情心,對地位比你低的人客氣點。”
  ——曹德旺
  十年大事記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創業最早的企業家之一,據胡潤慈善榜統計,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50億元,其捐資幅度隨著自身實力遞增呈同步上升態勢。
  如僅在2010年至2011年4月,他便捐款12億元,善款分配如下:玉樹1億,西南五省區市乾旱2億,福州市公益事業4億,福清市公益事業3億,2011年4月捐廈門大學2億。
  2011年5月5日,由曹德旺發起的“河仁慈善基金會”在北京成立,這是中國第一家以捐贈股票形式支持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基金會,該基金會為中國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會。
  曹德旺表示,基金會將秉承“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運作,為保證“每一分錢的去向都讓社會知道”,基金會將像國際上市公司一樣規範管理,定期公開審計報告和慈善項目名單,基金會的每一件事都會向社會公告。
(編輯:SN05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o75uoaq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